本年应交增值税在哪里看到-会计实操
首页增值税资讯正文

本年应交增值税在哪里看到

更新于:2019-11-28 13:03
标签:应交增值税,增值税,本年,看到,应交

本年应交增值税在哪里看到

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9行本年合计中的金额就是本年已经缴纳的增值税.

应交增值税在会计报表中如何正确披露?

法规政策

根据财会(2016)22号的规定(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),自2016年12月3日起,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当在\"应交税费\"科目下设置\"应交增值税\"、\"未交增值税\"、\"预交增值税\"、\"待抵扣进项税额\"、\"待认证进项税额\"、\"待转销项税额\"、\"增值税留抵税额\"、\"简易计税\"、\"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\"、\"代扣代交增值税\"等明细科目.

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在\"应交增值税\"明细账内设置\"进项税额\"、\"销项税额抵减\"、\"已交税金\"、\"转出未交增值税\"、\"减免税款\"、\"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\"、\"销项税额\"、\"出口退税\"、\"进项税额转出\"、\"转出多交增值税\"等专栏.

小规模纳税人只需在\"应交税费\"科目下设置\"应交增值税\"明细科目,不需要设置上述专栏及除\"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\"、\"代扣代交增值税\"外的明细科目.

\"应交税费\"科目下的\"应交增值税\"、\"未交增值税\"、\"待抵扣进项税额\"、\"待认证进项税额\"、\"增值税留抵税额\"等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应根据情况,在资产负债表中的\"其他流动资产\"或\"其他非流动资产\"项目列示;\"应交税费--待转销项税额\"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应根据情况,在资产负债表中的\"其他流动负债\"或\"其他非流动负债\"项目列示;\"应交税费\"科目下的\"未交增值税\"、\"简易计税\"、\"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\"、\"代扣代交增值税\"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\"应交税费\"项目列示.

案例说明

甲企业2018年6月\"应交税费\"科目有借方余额100000元,其中\"应交税费--应交增值税\"有借方余额200000元,\"应交税费--待转销项税额\"有贷方余额30000元,\"应交税费--简易计税\"有贷方余额70000元,假设无其他影响因素,则在资产负债表上如何填列?

案例分析

--根据财会(2016)22号的规定,甲企业2018年6月资产负债表上应这样填列:

\"其他流动资产\"期末余额填200000元,\"其他流动负债\"期末余额填30000元,\"应交税费\"期末余额填70000元.

本年应交增值税怎么算的?

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、流通、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.实行价外税,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,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,但在实际当中,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.因此,我国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,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,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,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,也就是进项税额,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,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.

公式为:应纳税额=销项税额-进项税额

增值税计算公式:含税销售额/(1+税率)=不含税销售额

不含税销售额×税率=应缴税额

本年应交增值税在哪里看到?结合上文内容,应交增值税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,应根据\"应交税费\"下所设增值税明细出现的余额方向,分别填列在\"其他流动资产\"、\"其他流动负债\"和\"应交税费\"项目中,而不是根据\"应交税费\"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填列在\"应交税费\"栏.